扫一扫,关注我们

项目案例
首页>特色项目>韶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题研究(2020-2035年)

韶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题研究(2020-2035年)

项目地点:
广东韶关
编制时间:
2020-09-22
委托单位:
韶关市自然资源局
设计团队:
|
获奖情况:

图片展示

1 / 20

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韶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题研究(2020-2035年)包括市域、市辖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将武江、曲江、浈江三区纳入市级一同编制,实现市、区、镇三级联动推进。


二、规划关注重点


韶关市是粤北门户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新时期,韶关市提出“以生态为特色优势高质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发展目标。韶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韶关市国土空间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部署,对于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筑牢粤北生态屏障,推进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重点工作包括:


1.通过现状及资源盘整,做实“两查一图四评”。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现状摸查,摸清家底,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通过“双评价”、“双评估”掌握资源环境本底条件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潜力。


2.探索韶关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培育的关系、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牢筑粤北生态屏障,推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深入分析韶关在省际(国家)、省域等不同层次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研判新环境、新要求、新趋势下的城市发展战略和职能定位。


3.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探索刚弹结合的空间管控体系。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蓝线、绿线、黄线等控制线,科学布局城镇、农业、生态功能空间,细分规划分区,明确用途管制规则,识别重点区域及其规模、管控要求和准入规则,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探索“功能区+用途”、战略预留、规划留白等刚弹结合的管控体系,为重要通道、重要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预留空间和余地。


4.全面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要素,构建完整连续的生态网络体系。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综合评价,构建以南岭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探索建立自然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兼顾的新模式。引导开展农田整理、拆旧复垦等实施工作,明确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规则,强化非耕农地、生态用地的用途管制,实现全资源要素用途管控


5.立足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推进产业空间重构。积极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优化市域产业总体布局。研判产业发展需求,保障产业发展用地,优先安排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大丹霞、大南岭、大南华、大珠玑等旅游产业集群和优质生态旅游线路为重点,完善配套、保障用地,创新有关政策和制定实施策略。


6.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促进城市“精明增长”。落实中心城区“东进南拓西融北优”的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通过多种评价手段,精准识别低效存量空间,明确存量空间再开发的目标、策略及重点区域,推进城市有序更新。科学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在新区先行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提出其他地区落实步骤和措施。


7.强化用地精准化配置,推动“点状供地”等政策创新。研究用地指标精准化配置新方式,提高用地指标的配置效率,按需供地,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要通道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三、规划亮点与创新


一是结合韶关生态优先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体现韶关特色的国土空间目标体系。针对韶关“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短板问题,充分衔接《广东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借鉴其它地区的指标选取经验,围绕“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维度,构建体现韶关特色和省级定位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二是精确识别韶关市在区域的影响力和城区边界。采用交通流、城市影响力断裂点、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韶关市在粤湘赣的区域影响类型和影响范围,结合相邻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评判未来区域协同潜力。在城市边界的界定方面,结合三调数据辨析城镇建设用地和城市建成区边界,以此作为空间统计范围,精确识别中心城区现状常住人口。


三是深化产业研究分析,科学谋划韶关市产业发展方向。韶关市产业门类众多,全而小,利用产业森林理论分析韶关市在广东省和华南地区的各产业链中的位置,结合韶关自身优势,评判潜力产业和劣势产业,为产业区域协同提供发展方向。


四是精准识别城乡存量低效用地,结合城市更新和土地复垦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储备存量指标。韶关市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一方面农村地区大量存在空心村、一户多宅等情况,一方面城市工业用地闲置、低效情况突出,通过对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潜力综合评价,识别出工业低效用地、矿山和村庄复垦地区,制定低效土地退出转移机制和矿山和复垦项目清单,在存量中找规模,解决韶关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促进韶土地高效集约利用。


收藏
附件下载